農諺是農民先輩們在日常生活生産中總結得出的經騐并經過檢騐。用通俗昜懂又順口的一句或數句詩流傳下來。我記得的比如:二月清明谷在后,三月清明谷在前(按季節下谷种)
兩春夾一冬,十个牛欄九个空(天气惡劣)
正月犁金,二月犁銀,三月白忙人(農耕不失時机)田里有蔸,蘿里有收(种植密度)
你急我不急,桐樹開花最适宜(看季節下谷种)我記得有个故事,説是父母老了兄弟分家,分了家老父就講了一句諺語:正月犁金,二月犁銀,三月白忙人。于是老大就想,什么犁金,犁銀,我多放些家肥下去不照樣丰收。老二估計沒那么多家肥放,于是他在正月就早早地把豬牛糞撒地里再用犁翻了一遍。等到三,四月扦秧時老大才手忙腳亂突擊,又放肥又犁田,接著耙田。費了好大功夫才把秧栽到了田里。可起初發現禾苗不抓須,他再想辦法撒草木灰和石灰。才看見有起色,.因為急著摧苗,禾苗太嫩又容易招虫,因為殺虫兩夫妻整天在田里忙得不亦樂乎,但到了收割的時候,産量卻是他弟弟的一半。
他弟弟也沒他哥那么忙,那為什么會産量高呢?難道是那句,“正月犁金,二月犁銀,三月白忙人”靈騐嗎?不是的,因為犁田犁得早,土質疏松,就會産生許多微生物肥,再加拌上農家肥一漚,田就又有了很多的有机肥。所以他弟弟栽下秧苗后也不費什么力管,禾苗都很健壯,還不會招虫。所以産量就高。古時那句諺語是有道理的。
农谚是祖先同自然斗争中累积的经验硕果,通俗易懂内涵丰富,由于社会变革没能很好传接,是正在消失淡化的宝贵财富,及待挖掘整理,承蒙邀请草拟几句充数。
“三月晴明没一根,二月睛明遍地青,好象不合理却是大概率。“八月东风连阴雨,六月东风海底干与“三季东风阴雨雪,夏季东风连日睛同样说明夏天刮东风反倒睛朗无雨。“二月春还冬,米面憋破瓮,倒春寒示丰收。“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日尽经验谈。
讲到丰收的预召有: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处暑的雨谷仓的米;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预示气候风雨的有:东虹轰隆西虹雨,南虹来到发大水;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黑云接日头,等不到放枕头;日出东南红,无雨便有风;日落西风起,风停便有雨;春伤圪梁秋伤凹。
警句有:有了知识不运用如同耕地不播种;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一人不谈二意,耕地别想耍钱;你哄地一遍地哄你一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真受穷;不怕穿得迟,就怕脱得早;阴地好不如心地好。
其它的有:人勤地不赖;八月秋忙绣女下场;针尖越磨越明,脑筋越用越灵;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娘有不如自有,自有不如怀揣;传音千里莫如书,传闻不如亲眼见。
十月天气冷与热说是毛毛匠(缝纫皮匠,擀毡师傅)跟木匠争天下。天气冷老人康健需要毛毛匠做皮衣毛鞋,毛毛匠吃香了。天气热老人脆弱容易过去,需要棺材,木匠活儿多吃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