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病害发生规律及流行特点是怎样的?病害发生规?

241 2023-11-11 11:24 admin 手机版

一、病害发生规律及流行特点是怎样的?病害发生规?

植物侵染性病害在植物群体中的顺利侵染和大量发生。简称流行。植物病害流行学是植物病理学的新兴分支学科之一。它研究在环境条件影响下,寄主群体和病原物群体相互作用导致病害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与植物病害生态学关系密切

二、甜瓜病害综合防治方案?

1、猝倒病

猝倒病一般都是发生在甜瓜苗期的时候,在甜瓜幼苗出土后,幼苗的茎与地面接触的那一部分会开始形成一个水渍状,呈现出一个黄褐色的线状,会使幼苗猝倒,缺水,最后萎焉死亡。主要是发生在爱低温多湿的情况,主要病菌是一种瓜果腐霉菌,病菌会一卵孢子的状态在土壤与病残体中越冬,它们可以在土壤中长期生存。春季随着风雨,灌溉流水等介质进行传播。在育苗的土壤中必须使用已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将种子进行消毒,用药剂进行拌种。发病后可用铜铵合剂等药剂进行防治。

2、甜瓜茎腐病

茎腐病主要是危害甜瓜的茎部与根部,在甜瓜的成株期时,接近地面的根茎部表皮会开始有水渍,逐渐裂开,有撕剥的痕迹,然后开始会有咖啡色的汁液向外开始渗透,严重时会使甜瓜萎焉死亡。主要是会引起果实的果皮干裂,然后产生大量的黑色点状物,这些黑色点状物就是该病的分生孢子以及微菌核。主要发病原因是有长时间的处于高温高湿状态下,然后植株上有大量的伤口,病菌在越冬以后就会随着伤口进入。不能实行连作,最少要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在采收完要将所有的病残体彻底清除,合理控制种植密度,控制施肥,注意将田间的积水排出。

3、青枯病

青枯病的危害部位主要是瓜的茎蔓,青枯病会使茎蔓开始变细,同样的出现水渍状,顶端的蔓会开始萎焉,到了后期没有足够的营养物质补给导致全株凋零枯萎而亡。将病死株的茎蔓割开,再用手去挤压患病处,会发现有乳白色的液体流出来,主要病菌就是欧式杆菌,这些病菌会在食叶虫和病残体的体内越冬,春季通过昆虫和植株上的伤口进行感染。主要防治方法也是忌连作,及时清理园内的病残体,发病后可以用农用链霉素进行喷洒防治。

4、甜瓜软腐病

软腐病主要是危害甜瓜果实,偶尔对藤蔓也会有一定的危害,受病害与前三种一样,都会开始出现水渍状,这些水渍会开始扩大,然后稍微凹陷,受害处会有点软。后期会开始腐烂并且伴随一定的臭味。主要危害病菌是欧式杆菌软腐病亚种,在病残体与土壤中进行越冬,通过昆虫,伤口,风雨等所有介质进行传播,注意轮作,清除病残体,注意排水防病。可喷洒新植素等药剂进行防治

三、露地甜瓜移栽后怎样防病害?

(1)病害防治

甜瓜营养生长期抗性较强,只在坐果后随着营养分配方向的变化而导致抗性逐渐下降,或因湿度过大,缺素等原因而导致各种病害的发生,一方面,应通过栽培方法尽量减少病害发生,如定植前棚内消毒、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结构和酸碱度,铺设地膜内滴灌、严格整枝、增加通风透光、降低空气湿度等措施减少病害发生机率;另一方面,如发生病害,应及时进行药物防治。

(2)虫害防治

甜瓜大棚栽培虫害较多,尤其根结线虫、蚜虫、地老虎、瓜实蝇、瓜绢螟及潜叶蝇为害严重,稍不注意会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应加强防治,一方面可通过棚外铺设防虫网、棚内消毒、有机肥充分腐熟等方法减少虫源;另一方面,如发生上述虫害,应及时进行防治。

四、植物病害发生机理?

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大体上有两大类:

1、由于不适宜环境条件引起的,称为生理病害,其病因主要是气候条件和水分、土壤、肥料等。

2、受到生物侵染引起的,称为传染性病害,引起它的因素有病原物、感病植物、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病原物侵染植物,植物不一定发病,病害能否发生,还取决于植物抗病能力的强弱,如果抗病能力强,则不发病或发病很轻。因此,选择抗病品种和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是防治病害的主要途径之一。有了病原物和寄主植物,病害能否发生,还取决于环境条件,所以我们要积极创造适合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以减少病害的发生。要提高植物的抗性和创造适合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就需要利用园艺手段加强管理,主要包括土、肥、水、修剪等的管理。由此可见,以上两类病害的预防都需要加强土、肥、水等的管理。

五、泥螺发生的主要病害?

苗种质量差

苗种放养后出现死亡或存活率低,往往都发生于苗种购自外地的野生苗。泥螺放苗季节一般在农历十二月至翌年二月间,因泥螺苗小,在气温低、阴雨天气,野生苗种一般不会爬出滩面,采捕野生苗的商贩就采用一些药物喷洒滩涂表面。使幼泥螺不堪忍受而纷纷爬出滩面,这样,方便了苗种采捕,但这些泥螺苗虽暂不会死亡,其活力、体质已受到很大影响,放养后不易钻潜、极易被潮水冲走或出现死亡,且生长缓慢。

极个别的卖主,将刮来的泥螺苗用淡水浸泡,以求苗种吸水后增重而增加收益。泡淡水后的苗种,表面上看起来光滑、干净、杂质淤泥少、个体大,但经淡水泡后的幼泥螺活力极差,一周内就很容易死亡,钻潜滩涂后则不易再爬出来,死亡后导致涂面变黑、变臭,往往造成这片涂面的继发性病害发生,使随后几批放养的苗种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此外,苗种的运输方法、运输时间、运输过程中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也普通存在,也是导致泥螺苗种活力下降、质量变差的原因。

技术含量低

用药量过大是造成养殖泥螺死亡的直接原因。许多地方虽已明令禁止在滩涂上使用三唑磷(对鱼、虾、蟹毒性尤强,破坏滩涂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但个别地方仍在继续使用,且使用浓度日益增高。据室内毒性试验结果表明,1.5ppm三唑磷已使成体泥螺出现麻痹、足部异形(畸形)、爬行能力差、足的吸附力弱等症状,而在养殖场地,喷洒三唑磷远远不止这个浓度。

 片面盲目追求高密度放养也是造成泥螺死亡的原因。在养殖后期表现更为突出。随着泥螺生长,摄食量增加,滩涂上油泥日益减少。因为食物缺乏,部分泥螺生长受抑制,表现为生长缓慢或不生长,至起捕季节,有些个体仍很小,体重相差一倍以上。而采捕季节的死亡泥螺往往是小个体泥螺,这与饵料缺乏、营养差、体质弱有一定关系。

 养殖底质环境老化,腐殖质逐年积累,超过了海区滩涂的自净能力,也是致病原因之一。几年前泥螺养殖根本无大规模的死亡现象发生,且生长良好生长速度快、体质健壮,泥螺养殖连续3年~4年后,则极易出现死亡。目前的泥螺养殖,放苗前清涂、翻耕不彻底,长期养殖势必导致底质老化,使泥螺体质变差、抗病能力减弱、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能力变差,而易出现死亡。

 环境被污染

局部水体、滩面富营养化及赤潮的频繁出现,使大片滩涂养殖贝类出现死亡。死贝再次污染滩面,继发性病原细菌大量发生、传播疾病,带来恶性循环,导致滩涂养殖条件更加恶劣,引起更大面积的死亡现象。

六、玉米发生的病害有哪些?

玉米病害: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玉米叶螨等。防治方法:使用2.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2500倍液喷洒植株,可防治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使用2%阿维菌素3000倍液,可防治玉米叶螨;使用2%阿维菌素3000倍液,可有效防治玉米蚜虫、灰飞虱等。

七、溺水事件发生规律?

发生的溺水死亡事件,暴露了中小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的现状,暴露了家长监护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的事实,也暴露了水域没有救护设施、应急机制不够健全的困境。

近年来发生的学生溺亡事故中,呈现 “六多规律”:

1、多发生在周末、节假日或放学后;

2、多发生在农村地区;

3、多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

4、多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游玩的过程中;

5、多发生于小学生和初中生;

6、男生居多。

八、青虫发生规律?

辣椒烟青虫以幼虫蛀食花蕾、果实,也食害茎、叶和芽。果实被蛀引起腐烂而大量落果,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严重时蛀果率达30%以上。烟青虫成虫体长15-18毫米,翅长24-33毫米,体色较黄,腹部黄褐色,腹面一般无黑色磷片。老熟幼虫体长40-50毫米,体表密布不规则的小斑块及圆锥状短而钝的小刺。蛹赤褐色,长约17-20毫米。烟青虫一般一年发生4-5代。在辣椒上,卵多散产于嫩梢叶正面,少数产于叶反面,也可产于花蕾、果柄、枝条、叶柄等处。晚上产卵有两个高峰期:8-9时和11-12时。卵孵化也有两个高峰期,下午5-7时和早晨6-9时。初孵幼虫先将卵壳取食后,再蛀食花蕾或辣椒嫩叶,3龄幼虫开始蛀食辣椒果实,幼虫有转果为害的习性。发育历期:卵3-4天,幼虫11-25天,蛹10-17天,成虫5-7天。

九、北方天牛发生规律?

北方2-3年一代。

幼虫在枝干内越冬,3月份开始活动。成虫5-7月份羽化飞出,6月中旬为盛期。卵多产于树干基部和主侧枝下部,产卵后分泌胶状物质封口,卵期9-15天。幼虫取食表皮,逐步进入韧皮部木质部危害,11月开始越冬。

 双条杉天牛幼虫危害侧柏、桧柏、龙柏、罗汉松、杉木等松柏树种。被害初期树表没有任何症状,枝上出现黄叶时为时已晚,再看树皮早已环剥,皮下堆满虫粪。 识别:成虫:体长10mm左右,扁圆筒形。前胸背板有5个凸起点,鞘翅黑褐色,2条棕黄色横带。 卵:椭圆形,长2mm,白色,体似稻米粒。 

十、甜瓜主要有哪些病害,该怎么防治?

专家解答(1)幼苗猝倒病①症状。幼苗初发病时,在幼茎接近地面处出现水渍病斑,接着病部迅速绕茎一周,渐渐变为黄褐色,使幼茎干枯收缩变细。有时发病很快,子叶仍为绿色,尚未凋萎,幼苗即猝倒而死。有的幼苗出土前胚茎和子叶已腐烂变褐而死。苗床初期只见个别幼苗发病,几天后便可向四周蔓延,引起成片幼苗猝倒。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残体表面及周围地面可出现白色菌丝。②发生特点。病原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可在土壤中长期生存,有机质多的地块菌量也多。春天条件适宜时,病菌借水流、农家肥、农事操作传播。低温(10~15℃)高湿有利于发病,早春育苗和直播时,土温低,阴雨天多,管理不良,常引起该病大发生。③防治措施。苗床要选在地势高、排水好的地方。以无病新土为床土。旧床土要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8~10克,或福尔马林400毫升加水10~13升泼浇,用薄膜覆盖闷4~6天,打开晾两周,待气味散尽后方可播种。加强管理,尽可能提高地温,使地温保持在16℃以上,控制浇水,适量通风,降低苗床湿度,增加光照,培育壮苗。出现少数猝倒病苗要及时拔除,然后以药土填穴,或喷施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主要喷幼苗及根际土壤。喷药后,撒干土或草木灰降低苗床湿度。(2)幼苗立枯病①症状。种子萌动后出土前感染可造成烂种。出土的病苗,茎基先出现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白天萎蔫,夜间恢复,严重时病斑绕茎一周,凹陷、干缩、倒伏,病部可见白霉。大苗感病,病苗直立不倒,病部可见网状褐色霉层。②发生特点。病原真菌能侵染多种植物,又能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长期存在。病菌通过流水、菌土、菌肥、农事操作传播蔓延。病菌从幼苗根茎的伤口,或直接穿皮侵入危害。偏低温(15~20℃)、阴雨多湿、土壤过黏、重茬发病重。③防治措施。同幼苗猝倒病。提示板幼苗猝倒病和立枯病是甜瓜苗期两种常见病害,二者病原菌不同,发病症状不同,但发病条件和防治措施基本相同。从根本上解决猝倒病和立枯病的发生,最好采用无土育苗。如发现局部病害,应采用提早分苗的办法减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