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在北京的故居位于后圆恩寺胡同,这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院落。蒋介石分别于1945年和1948年两次亲临北京,都曾在这里居住。
蒋介石曾经两次在北京进行重大活动。第一次是1945年以“抗战领袖”的身份来慰问北方同胞;第二次是在1948年,蒋介石为了辽沈战役来到了北平。可以说,蒋介石在北京的故居见证了蒋介石在大陆的岁月从顶峰到谷底的演变。
其实蒋介石的这座故居也颇有历史渊源和传奇色彩,它始建于清朝末年,当时是庆亲王奕劻的次子载旉的府宅。
载旉算得上一位名副其实的败家子。当年,他为了讨好京城名妓“红宝宝”,就按照她的意思修建了这座兼具中西风格的豪宅。孰料他因为赌博把这座豪宅输给了别人。后来,这座豪宅又被一个法国商人购买。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将这座豪宅变为自己的行辕。新中国成立后,此地成为了中央政府华北局所在地,之后又成为南斯拉夫驻华大使馆和亚非作家协会所在地。如今是中国友协对外友好宾馆。
有哪些理想的红色旅游景点推荐?我们想陪伴父母去旅游?
感谢邀请。前段时间,我们刚去了浙江嘉兴和上海,参观了中共一大和二大的会址,感觉不错,值得一去。以上建议,仅供参考,谢谢!
打仗的时候,为什么士兵都愿意冲在最前面,是真不怕死吗?
没有不怕死的人,包括士兵。
我老家邻村的一个军人,他是我国文革后第一批军队院校毕业的军官。
1984年他参加了对越两山轮战。
当时,他是连长,在带领战士冲锋的时候,踩到了越军埋设的地雷,被炸飞了右腿,双眼也被炸失明了。
当时,他作为我市不多的对越作战战斗英雄,被邀请给很多单位作报告。
我那次和他近距离接触,也是代表我们单位去接他做报告的。
由于是上下村的缘故,所以,聊起来格外亲切。
做完报告送他回去的时候,他热情邀请我去他家坐坐。
在他家里,我们边喝茶边聊天,我当时最好奇的问题,也是:战场上真的不怕死吗?
他说:有不怕死的人吗?当兵的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兵。
第一次打仗那个都是忐忑不安的走向战场的,遇到敌人的炮火、扫射哪有不慌的?
可是当你看到朝夕相处的战友一个个倒下的时候,隐藏的血性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
战友是谁?那是可以背靠背、彼此托付生命的人!
看着他们倒下,心里全是报仇的怒火,恨不得一枪挑敌人一个碉堡!
那次战斗我被炸伤后,生死未卜,身边的战士们愤怒了,“嗷嗷”的往上冲,硬是比总部规定的时间提前近一个小时拿下了敌人的阵地。
那时候,谁还想着自己的命?
就是要报仇!要把敌人干掉!要把红旗插到敌人的阵地上!
几次战斗过后,你就没有了害怕的概念。
在猫儿洞的那些日子里,缺粮断水,蚊子咬、虫子爬,白天兵看兵,晚上兵看星。
战士们就一起聊小时候、学校里、战友间的一些趣事,聊着聊着大家的眼睛就红了。
谁不想心上人?谁不想爹娘?谁不想亲人?
可越南不让咱享受天伦之乐啊!
不让不怕,就把他干到让!
谁把他干倒?
我们,中国军人啊!
心中油然而生神圣的使命感,赶上了军人最能尽我使命的年代,真的值了!
他说:你听过那个上过战场的军人说过后悔的吗?
我现在残成这样,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从来就没感到后悔考军校、上战场。
你算算,建国三十多年,中国才打了几场仗?
七八亿中国人,当兵的能有几个?
几百万当兵的,能有机会上战场拼杀的能有几个?
而我作为军人赶上了,有流血流汗舍命的机会了。
历史给咱证明了咱是好样的,这还不够咱和子子孙孙吹一辈子的了?
子子孙孙还不得为有这样一个长辈自豪?
当年,我被他一席话说的热血沸腾,都恨不得自己能到前线参战!
即使现在想起来他的话,也犹言在耳,激荡心胸。
所以,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那有什么不怕子弹的钢铁之身,只是我们拥有用责任、使命武装起来的血性中国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