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怎么讲:干什么都要有心里准备,充分考察市场调研,适合自己的有利条件就行。
本人建议你养殖甲鱼,养殖甲鱼同时可以套养四大家鱼充分利用水面,还可改良水质。
养殖甲鱼农村現在荒废土地,水库水塘多,租金也便宜可大搞养殖,甲鱼养殖只要道路水源方便,池塘面广可生态养殖。
现在生态甲鱼,市场供不应求!
要做养殖!好心态,细心观察很重要!喂一批家禽一定要算好每一批的流水账。赚钱了知道怎样赚钱了,找对好方法。不赚钱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不赚钱,原因在哪里。这样提高自己的饲养管理水平。一步一步 不赚钱都难。赚钱了不要太高兴。不赚钱了 不要太不高兴。心态很重要!
好与不好取决于你,养泥鳅也不错。
泥鳅成鱼养殖是将越冬后的鱼种,从体长5—6厘米,养到体重10克以上的商品鱼。养泥鳅可采用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两种方法。 一、池塘养殖 成鱼塘以面积1·5—3·0亩、水深50—60厘米为宜。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每100平方米水面施放有机肥50公斤,用以培养浮游生物。 鱼种放养量按每平方米放养5—6厘米的鱼种40—50尾,并混养少量鳙鱼以控制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放种后次日即开始投饵,日投饵量为鱼总体重的5%。饲料包括米糠、豆饼、蚕蛹粉、花生麸以及颗粒饲料等,每天投饵两次。以后随着鱼的生长,要适当加深池水。夏季高温时,可在池边搭设遮阳棚。当泥鳅频繁地出现在水面营肠呼吸时,说明水中缺氧,要适当减少施肥量,并加注清水,最好设置增氧机。到年底,当泥鳅长到每尾体重10克以上时,即可捕捞出售。 二、稻田养殖 利用稻田养泥鳅,实行稻鱼共生,是池塘面积少的地区开展养鱼副业的好方法。当秋季水稻收割以后,田埂必须夯实加固。田中挖一个面积4—6平方米、深30—50厘米的小水坑。放养前将稻田的水排干,晒田3—4天,每100平方米稻田放有机肥50公斤,再施米糠20—25公斤作基肥,然后蓄水繁殖饵料生物。每100平方米放养5—6厘米的泥鳅苗5—7·5公斤,放苗后投放米糠、豆麸和蚕蛹粉,每3—4天投放1次。过1个月后再追加施肥50公斤。养到秋季,泥鳅每尾长到10克左右时,即可捕捞出售。收获应在割稻之前,把稻田水放干,稻田中的泥鳅便聚集在小水坑中,用抄网捕捞即可。钻入泥底的泥鳅,要小心地用小铁铲将其挖出。 泥鳅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饲养管理,才能获得较高成活率和产量,特别是在当前高温多雨的季节。在暴风雨期间,塘基或田埂单薄处最容易逃鱼,因此,在放养前要将塘基或田埂加固夯实,在雨季要加强巡视,如发现有裂缝处要及时填补。在进排水口要加固栏栅,以防鱼逃逸。同时在暴雨过后,要及时排出内涝水。 三、病害防治 泥鳅常见发生病害有:1、白身红环病:病鱼鳍条呈白色,体表出现红色圆环,病原体尚未查清,可能为细菌所致。可用痢特灵混入饲料中内服,按每100公斤鱼体重用药10—20克,连续投喂5—7天。2、水霉病是冬季常见的疾病,可将病鱼用4%食盐溶液浸浴10分钟。在长途运输时,可用4ppm的食盐和4ppm浓度的小苏打混合溶液长期浸浴。3、在泥鳅幼苗培育时,经常发生斜管虫病,可用0·5ppm的敌百虫溶液浸浴10—15分钟。 夏秋季节,放养密度高的池塘或稻田亦经常发生缺氧浮头现象。在午夜至清晨期间要加强巡视,鱼类缺氧浮头开始时,池塘或稻田要进行换水,将原有池水或稻田水大部份排走,再注入含氧量高的新鲜水补充。平时要注意清除敌害。泥鳅常见的敌害有:水獭、虎纹蛙、水蛇及各种野杂鱼(生鱼等)。在放养前,池塘或稻田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将各种敌害杀灭后才放养鳅苗。放种后,注、排水口要敷设滤网防止野杂鱼随水流钻入。池塘四周要用胶丝网或相应工具防止水蛇及水獭钻入。虎纹蛙在春夏间常产卵在池塘水面,其卵为浮性卵。每天早晨用网捞走蛙卵,以免孵出蝌蚪为害鳅苗。 泥鳅是一种常见的野生小鱼类,在分类上隶属于鲤形目、鳅科。泥鳅广泛分布于我国辽河以南大部分地区以及越南、朝鲜和日本。我国各淡水水域,如湖泊、池塘、河溪、水沟、稻田等处都有这种鱼。 泥鳅肉质细嫩,清香鲜美,营养价值高,含蛋白质18.43%,脂肪2.69%。泥鳅还是药用鱼类,味甘性平,暖中益气,滋补壮阳,消渴利尿,主治皮肤痘痒、水肿、黄疸、痔疮下坠等。因此,泥鳅销路好,售价高,还是出口的水产品之一。单靠捕捉天然资源已不能满足市场供应,开展人工养殖大有可为。 泥鳅体细长,前部圆筒形,尾部侧扁,头较尖,须5对,体披细小鳞,粘液丰富,适宜钻洞。泥鳅为底栖鱼类,喜栖息于泥沙底的浅水体,白天常钻入泥土中,夜出活动觅食。泥鳅除用鳃呼吸外,肠和皮肤也有呼吸作用,当水中缺氧时,游到水面吞空气在肠内进行气体交换,故能适应底层静水体的缺氧环境。如果水干涸则钻入淤泥中,靠湿润的环境行肠道呼吸,可长期维持生命。因此,泥鳅可高密度饲养,并易于运输。 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体长5厘米以内的幼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体长8厘米时转变为杂食性,常摄食昆虫及其幼体、摇蚊幼虫、丝蚯蚓、小型甲壳类、以及藻类、植物碎屑等。人工饲养,鱼苗阶段可投喂蛋黄和其他粉状饲料,也可投喂昆虫、水蚤、丝蚯蚓等。鱼种阶段可投喂米糠、麸饼类、蚕蛹粉等,也可以施肥培育浮游生物作鱼苗鱼种饲料。成鱼阶段用米糠、蚕蛹粉、麸饼粉等与猪粪或腐植质土混合制成颗粒饲料或团状饲料投喂。日投饲量,鱼种阶段为鱼体重的5%-8%,成鱼阶段为5%左右。开始时每天傍晚喂一次,以后驯化改为白天投饲,上、下午各投饲一次。 泥鳅生长适温范围为15℃-30℃,最适25℃-27℃,此时生长最快。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或上升到30℃以上,食欲减迟,生长缓慢。当水温下降至6℃以下或上升到34℃以上,钻入泥中,呈不食不动的休眠状态。人工养殖,可在池边搭设阴棚,或在池角种植莲藕、茭白等挺水植物,以供泥鳅在高温时避暑。 人工养殖泥鳅,可建设专门的水泥池或挖小土池,也可以利用浅水的小池塘或水田改建。养殖场地除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环境清静外,还要求土质要好,以粘土带腐植质土最为理想。要求蓄水深50厘米左右,每平方米可放养5厘米的泥鳅鱼种约100尾,经过3-4月便可达到体重10-20克的上市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