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余站和新余北站的区别?
新余站是设立在浙赣铁路线上的一个市级火车站,该站有客运,货运列车停靠和经过,车站在市中心。新余北站距新余站几十公里在市效,有市公交车直达,非常方便旅客来往,是新余的高铁站。两站的区别是北站没有货运业务,而新余站一直保持货运业务。
二、新余哪里好玩?
2021不请自答一波,新余近两年旅游开发搞得蛮好的。新余人彭昱畅、张某某火了之后,本新余人特别开心 。
来新余一般两种方式,坐火车就在城南新余站下,出来就是城区,比较老旧,城南属于老城区。坐高铁就在城北新余北站下,出去就有公交车站,很方便的,走城北,城北比较新,这几年变化非常大。记住!!不管在哪下,都别跟着门口吆喝的人走!!
景点基本分布在仙女湖区、分宜县,也就是城西吧,都离城区比较远。仙女湖区回城区开车半小时吧,分宜县就更西更远了。
吃的玩的购物在城南城北城东。
一、旅游景区
1.仙女湖(4A级景区),推荐指数★★★★
每年央视的七夕晚会都在这里办,会场在七夕老街,古色古香,白天来会喷干冰,氛围很足。建筑风格不多说,上图。满池荷花,我2月拍的,所以植物都枯了。。。可买船票坐船去岛上,本地人不需要门票,外地人门票+船票。
补充:9月份又去了一次,非常建议坐船,最后一个岛龙王岛强推!!登高上塔,可以一览仙女湖全部岛屿,风景如同航拍。其它岛真的需要体力去爬,而且没啥好看的。
可以一起去一下附近的江口电厂艺术区(看楼面艺术画),树蛙部落据说八月开放,期待一下
2.昌坊度假村(3A景区)★★★★
乡村度假村,风景好,离城区远
3.中国洞都(4A)★★★
又名神牛洞,买票进入,进去之后别有洞天。我很喜欢小瀑布,已经山涧溪流穿洞过的感觉。是一个非常大的溶洞
4.下保度假村★★★★☆
个人想给五颗星,也是美丽乡村旅游。景观、水车、壁画,往里走还有一个下保文化展示馆,二楼陈列一些农耕时代的老用品,比如爷爷辈他们的木雕家具、蓑衣,都是新余当地特有的,现在不在用了的,小时候去过农村的都能在这儿找到童年记忆。
个人觉得非常用心,对我一个新余人来说是一种寻文化的根吧。
5.罗坊会议纪念馆
不建议外地人特意跑过去,毕竟离城区非常远,我一个新余人都不想跑第二次了。
纪念馆主馆主要是党史教育,免门票。如果来了,旁边的傅抱石艺术馆可以去一下,里面有很多傅抱石真迹,画的太美了,不愧是大师。
6.锦园
7.邓家围屋
6.凤凰湾森林乐园
以后去了再填坑
二、玩乐
1.欢乐大世界(有摩天轮,游乐园性质)
2.彩色村(挺大的,很多个可以玩的点)
三、吃喝
1.老上海风情区(推荐晚上去,很美)
2.赣西明俗风情街
3.总工会一条街(最地道最正宗的大排档,分量多,推荐鸭三件、蟹脚、龙虾)
4.恒太城商场(楼上好吃的)
5.暨阳(沿江路一条街)、上亿广场商圈
四、购物商圈
1.新亚新、国贸(服装,砍价请至少对半砍)
26恒太城商场
3.上亿广场
五.公园类
1.孔目江湿地公园
2.北湖公园
3.抱石公园(傅抱石、画江山如此多娇那位)
不点个赞再走吗?
三、新余钢铁集团变成央企对新余未来的发展有何影响?
应该会有一定帮助,加上最近赣锋锂业不错,新余应该会迅速发展。
四、新余有没有好玩的地方?
新余
如果你吃吃货的话可以,
早上去新钢附近找一下粉店吃碗汤粉
中午去一下电动车一条街吃一下辣椒炒肉,在小酌一杯新余出名的马洪老酒
晚上去一下总工会,吃一下麻辣鸭三件,
夜宵时间,当找一家绝美味,吃一下烧烤,
如果玩的话可以去一下仙女湖,做一下观光船,看看清澈的湖水,这样在那边就要差不多一天的时间了
五、2023年新余新余市教师招聘资格复审公告在哪看啊?
参考去年时间,七八月份
六、新余北站的介绍?
新余北站是沪昆高铁江西段中的一个重要站点,是新余市的第二个火车站,也是唯一的高铁站。车站位于江西省新余市下村工业平台的西北面,距离新余市中心约10公里。车站东距南昌127公里,车程33分钟;西距长沙215公里,最快车程54分钟。2014年9月16日随着第一辆高铁列车驶入,新余北站正式投入运营。届时,南昌、长沙也成为了新余的一小时远郊区,拉近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以高铁新余北站为核心建设的高铁新区,规划面积约61平方公里,其中2平方公里核心区城市设计全面编制完成。为配合高铁新余北站,将建设钟灵大道(前称虎踞大道)与新余中心城区相连接,并改造劳动北路。
七、新余最大的公园?
新余市最大的公园是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新余市城区西北角的孔目江中下游,由孔目江、东江湿地景观带和湖陂村、港背村、孝头村的部分土地构成,规划总面积1563.9公顷,属低山丘陵区,最高处海拔近400米,最低处海拔仅40米,落差较大。公园内整体地形为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的格局,呈现谷岭相间、溪流交错的景观。该公园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是江西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新余的“绿色之肾”。
八、江西新余的歌手?
1邵雨涵出生于江西省新余市,2005年参加《超级女声》的比赛上获得了广州唱区50强,后来正式进军娱乐圈。
2、吴佳乐,出生在江西新余分宜县,音乐作品有《心疼眼泪》《没什么不同》《给自己的爱》,还有近期出的《水川》
3、新余籍网络歌手罗丽雯《落花还有几分香》在优酷有播放
九、新余最高的高楼?
北湖帝景,目前是新余最高楼层的一个小区,也是房价最贵的楼盘。地处现在新余最热闹的五一北路和北湖中路交叉路口。西面是逸夫小学和四中,北面是状元府,小区南面有大型的购物商场和写字楼。地段非常好,人气也特别的热闹,欢迎你们来玩!
十、新余的风俗作文?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 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 ,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 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 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 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 “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